
今年,第一批速录师从业已达25年,然而我国目前还没有一名持证的“一级”速录师。
不是水平不够,而是速录师认证体系滞后。
2003年,中国中文信息学会速记专业委员会受当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职业资格鉴定中心的委托,组织专家,制订了我国第一个国家级的《速录师国家职业标准(试行)》。
按程序,新标准最高到三级。
因此,长期以来,我国没有“一级”速录师。
随着速录师考试纳入工业和信息化系统,在制定标准的时候,专家们一次性完整定义了从一级到五级的全级别的体系,为“一级”速录师的产生打下了“伏笔”。
这几年,该标准在全国范围内逐渐推开,为“一级”速录师考试奠定了广泛和坚实的基础。
种种迹象表明,“一级”速录师呼之欲出。
经速专委经检定专家委员会慎重考虑,决定于2019年上半年组织首次“一级”速录师考试。
资深速录师们盼望已久的“金牌”,将在今年诞生。
业界将以此为依据制订一系列权威的服务及用人标准,这是中文速录行业的又一件大事,我们翘首以待。
2019,为速录人准备好了一个新目标:“一级”速录师!